索 引 号 | 00311445X/201904-00033 | 信息分类 | 公共卫生事件 |
---|---|---|---|
发布机构 | 迎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9-04-26 11:48:04 |
信息来源 | 关 键 词 | ||
主题分类 | 卫生 | 服务对象分类 | |
体裁分类 | 其他 | 生命周期分类 | |
文 号 | 信息格式/语种 | ||
信息名称 |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公布2019年3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 ||
内容概述 |
2019年3月(2019年3月1日0时至3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41500例。
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除新生儿破伤风、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10种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6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5656例,死亡43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7.98%。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黑热病、斑疹伤寒3种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共报告8种25844例,死亡2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57%。
近期,我省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5岁以下儿童患手足口病,建议广大儿童家长做到:
● 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 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 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附件:安徽省2019年3月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数量统计表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2019年4月24日
安徽省2019年2月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数量统计表
疾病病种 |
本期发病数 |
本期死亡数 |
甲乙丙类传染病总计 |
41500 |
45 |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
15656 |
43 |
鼠疫 |
0 |
0 |
霍乱 |
0 |
0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0 |
0 |
艾滋病 |
110 |
34 |
病毒性肝炎 |
7975 |
1 |
甲型肝炎 |
46 |
0 |
乙型肝炎 |
6565 |
1 |
丙型肝炎 |
1026 |
0 |
丁型肝炎 |
2 |
0 |
戊型肝炎 |
148 |
0 |
肝炎未分型 |
188 |
0 |
脊髓灰质炎 |
0 |
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0 |
0 |
麻疹 |
14 |
0 |
出血热 |
15 |
0 |
狂犬病 |
2 |
2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0 |
0 |
登革热 |
2 |
0 |
炭疽 |
0 |
0 |
痢疾 |
295 |
0 |
肺结核 |
4159 |
6 |
伤寒和副伤寒 |
15 |
0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1 |
0 |
百日咳 |
39 |
0 |
白喉 |
0 |
0 |
新生儿破伤风 |
0 |
0 |
猩红热 |
95 |
0 |
布鲁氏菌病 |
14 |
0 |
淋病 |
280 |
0 |
梅毒 |
2630 |
0 |
钩端螺旋体病 |
0 |
0 |
血吸虫病 |
4 |
0 |
疟疾 |
8 |
0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0 |
0 |
丙类传染病合计 |
25844 |
2 |
流行性感冒 |
13344 |
2 |
流行性腮腺炎 |
1570 |
0 |
风疹 |
93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254 |
0 |
麻风病 |
2 |
0 |
斑疹伤寒 |
0 |
0 |
黑热病 |
0 |
0 |
包虫病 |
1 |
0 |
丝虫病 |
0 |
0 |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
7921 |
0 |
手足口病 |
2659 |
0 |
注:1. 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未分型肝炎
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的合计
2.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排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