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3110950/201201-00010 | 信息分类 | 工作规划 |
---|---|---|---|
发布机构 | 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 | 发布日期 | 2011-11-07 |
信息来源 | 安庆市民委(宗教局) | 关 键 词 | 共同提升 重点目标任务 分解表 |
主题分类 | 民族、宗教 | 服务对象分类 | |
体裁分类 | 生命周期分类 | ||
文 号 | 信息格式/语种 | ||
生效日期 | 2011-11-07 | ||
信息名称 | 安庆市共同提升行动重点目标任务分解表 | ||
内容概述 |
号 |
目 标 任 务 |
牵头单位 |
备注 |
1 |
优先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成保婴排涝渠(约3000米)、三益直线沟(约4500米)硬化任务,支持三益新开五口当家塘,帮助新建河港大排电灌站、搬迁红丰圩排涝站,实施沟渠清淤工程 |
市水利局 |
|
2 |
将漳湖回民村、保婴民族村纳入全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和“千村整治”工程。支持茅岭民族村办理少数民族创业园用地相关手续 |
市国土资源局 |
|
3 |
改造升级江家嘴等民族村公路,帮助河港回民自然村修建机耕路,力争民族村场90%以上的村民组通公路 |
市交通局 |
|
4 |
实施民族村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帮助解决民族村场自来水管道老化问题和水质净化问题,确保饮水安全 |
市发改委 |
|
5 |
加强少数民族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优先安排“阳光工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和创业发展。优先扶持“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养殖业,积极支持三益、保婴等村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三益、河港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民族村场建基地、办工厂,扶持民族村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
市农委 |
|
6 |
改善民族村场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把符合条件的民族村纳入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示范村 |
市农委 |
|
7 |
培育少数民族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 |
市民委 |
|
8 |
帮助柏兆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培育无公害蔬菜、清真牛肉品牌,支持民族村场、企业争创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农产品 |
市工商局 |
|
9 |
积极扶持民族村场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项目 |
市旅游局 |
|
10 |
引导民族村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农民财产性收入 |
市国土资源局 |
|
11 |
帮助市民族幼儿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市财政局 |
|
12 |
支持各民族村场建立幼儿园(学前班),指导园所建设达到规范要求,着力做好留守儿童入园工作 |
市教育局 |
|
13 |
加大民族村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民族村场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
市卫生局 |
|
14 |
健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保障覆盖面超过本县区平均水平 |
市人社局 |
|
15 |
加强民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联系省文化厅帮助建成茅岭文化活动中心,联系省广电局落实保婴民族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及公益电影免费放映项目 |
市文广新局 |
|
16 |
联系省民政厅落实漳湖回民敬老院项目 |
市民政局 |
|
17 |
帮助各民族村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 |
市体育局 |
|
18 |
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建立数据库 |
市公安局 |
|
19 |
将保婴、漳湖等贫困民族村纳入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 |
市扶贫办 |
|
20 |
指导民族村场制定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
市规划局 |
|
21 |
全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有大幅度增加(辖有少数民族村场、社区的县区不低于1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 |
市财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