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要求,现向社会公布迎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和其他需要报告事项等。本报告中使用数据统计期限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迎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469号,电话:0556-5866312,邮编:246003)。
一、总体情况
(一)主动公开情况
2020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务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聚焦群众关切,按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2020年全年,迎江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更新信息 11643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2020年,为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建立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办理、答复、建档等工作机制,区本级共收到依申请公开8件、答复率100%。对已答复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的具体情况:予以公开的3件;部分公开的共4件;无法提供1件(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
一是定期考评机制。在日常督促和业务指导的基础上,执行一周一更新、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监测、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评”工作机制,分季度分部门制定考评方案,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实效。目前已开展两次全区政务公开测评工作,每次测评结果均纳入年终考核,已整改落实重点领域问题103条。二是规范指导机制。制发依申请公开文书、政策解读、意见征集等栏目规范模板,转发省政务信息标准,及时答复各单位技术性、业务性问题,力求做到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标准规范。同时,为有效提高全区政务公开经办人业务水平,召开全区培训班,强化业务培训。三是严格审核机制。完善区政府网站信息审核发布管理制度,要求区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应严格按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办理,未经审核把关的信息不得上网发布。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对拟发布内容的涉密性、准确性、时效性、敏感性等进行审核。同时,针对依申请公开信息,增加法律顾问审核制,确保法依规、高质高效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四)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扎实开展“六提六促”专项行动。将“六提六促”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季度考评内容,并将开展情况及时发布到“监督保障”栏目中。二是全面推行目录梳理及信息公开平台升级工作。认真比照国家部委出台的26领域,下发相关部门及乡镇,共同商讨力求出台最科学、高契合的目录规范,按时按质完成平台升级和两化专题建设工作。三是重视重点领域信息发布。在区政府网站设置专栏,集中展示公开重点领域信息,高效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公共服务与民生领域、公共监管领域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五)监督保障情况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迎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迎政办秘〔2020〕39号),加强信息公开,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制度执行和平台建设,强化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大政府信息发布监测,将日常督查监测考核结果纳入效能考评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区直单位、乡街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内容。二是建立第三方测评机制。聘请第三方测评机构,与安徽互联智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协议,2020年12月对区本级和区直重点部门以及乡、街道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测评,出具测评报告,并组织开展整改培训会。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6 |
6 |
11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0 |
0 |
0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0 |
0 |
0 |
行政强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4 |
9389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8 |
0 |
0 |
0 |
0 |
0 |
8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3 |
0 |
0 |
0 |
0 |
0 |
3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4 |
0 |
0 |
0 |
0 |
0 |
4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8 |
0 |
0 |
0 |
0 |
0 |
8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力量较薄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目前乡街及区直部门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兼职人员流动频繁,工作开展上缺乏连续性。二是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到位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公开缺乏实质内容、集中突击发布、延迟发布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信息审核不严格。少数单位、乡街发布的信息存在表述不规范、错敏字,部分政策解读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公开方式,同步做好专栏、专题展示形式。利用皖事通、政务新媒体、两微客户端等线上渠道,通过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线下场所设立政务公开专区,开展信息公开服务,实现信息精准推送,提供互动交流、在线办事入口,进一步利企便民。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督促指导各单位及时、准确公开公众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政府信息,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三要加强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审核、管理、巡查等机制,坚决杜绝因个人隐私泄露、信息内容不当和网络安全事件等引发的负面舆情。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